首页 > 文章中心 >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范文精选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范文第1篇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实效概论课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体现出较强的政治性特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紧密结合,是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课程。针对全新的育人目标,以及新时代下产生的全新的社会矛盾,概论课如何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使理论课发挥其重要育人作用,高校教师进行了具体的探索,关于教学方法的研究方兴未艾。从目前具体的实践来看,概论课教学改革已经取得进展,但是面对办好思政课的目标,仍然存在较大的距离,还需要开展对课程教学改革方面进一步的思考。

一、概论课程面临的改革困境和矛盾

(一)社会快速变革与教材内容相对固定上的矛盾

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培养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教学活动,有着完整的教育体系,概论课作为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思政育人功能,不同课程承担着不同的育人职责,因此在教学层面各有侧重。概论课主要是向学生传递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的主要观念和内涵作出分析,使学生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认可党的理论和政策,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针对这种课程定位,概论课教学的着力点应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上,并根据在实践中产生的新成果、新战略、新政策[1],更新教学内容,使课程紧跟理论、实践发展的步伐。虽然概论课在新时代背景下,教材内容经过几次的修订,汇集着众多教育工作者的智慧。但是这门理论课程,还难以将党的全新理论及时反映到课程内容中。这就造成党中央各项工作实践的持续推进,与概论课教材内容相对滞后上的矛盾。加之,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下,高职概论课课时安排普遍不足,在教学实践有限的条件下,教师难以完成教学内容扩展,使学生所掌握的内容不全面,概论课实施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

(二)理论内容和现实诠释之间的矛盾

概论课不但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特点,还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层面,对发展社会主义进行探索与实践。因此,概论课不是一般性的理论内容介绍,也不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的总结,而是以现实为基本,重视历史和理论的结合,阐述在不断发展阶段,如何利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理论内容。针对这种特征,课程教学需要在传递理论内容的基础上,诠释现实的矛盾,使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然而,在新一轮的教材内容改革后,新版的教材立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形成科学认识上,有着理论性较强的特点。这种特征为概论课教学带来理论解释上参考的同时,也对教学提出更为严峻的挑战。一方面,要求概论课教师要明确课程承担的育人责任,厘清概论课和其他思政课的差别,避免在教学内容上出现重复和重叠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求教师立足于实际,直接面对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为学生解决现实矛盾提供理论指导[1]。然而,由于现实问题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利用抽象的理论解释复杂的问题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对概论课中的理论内容理解不够深刻,或者思考的角度较为单一,会弱化理论解释现实的能力,使理论知识的应用效果降低。同时,对于学生而言,面对复杂的理论内容,学生难以掌握应用于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从而降低学生理论学习的积极性,造成课程理论传递受阻。

(三)教学方法单一和学生个性化需求间的矛盾

教学方法是高质量达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概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既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也需要有着独特的创新性。特别是面对成长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学生群体,他们受到开放性社会氛围的影响,有着个性化的追求,以及较强的个性特征。面对网络多元的信息,学生接触的知识量庞大,传统相对固定的课程内容,已经难以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这就要求概论课丰富教学内容,并整合网络资源,以全新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促进知识的消化吸收。但是,分析当前概论课教学现状,发现存在着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情况。从整体上来看,传统教学模式仍占据着主要地位,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概论课中应用的频率不高。部分教师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以及较少的课时,难以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形式新颖的新型教学方法,而是利用更多的课堂时间传递理论知识。这就造成理论课变为教师的“独角戏”,学生面对晦涩难懂的理论内容,表现出兴趣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态度。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难以保障知识的传授效果,也很难让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践中,用以解决社会难点和热点问题,导致概论课育人实效性不高,课堂效果不显著[2]。

二、概论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面对党和国家赋予思政育人的重要职责,教师需要进一步强化自身的政治意识,明确概论课在育人层面上承担的重要任务,以终身教育理念的全新革新,来促进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其次,概论课教学改革凸显其在思政育人体系的重要地位。概论课是思政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在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课程内容理论性强,且时空跨度较大,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需要宣讲新的发展理论,又要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统筹好以上教学难点,需要积极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借助新的教学手段和技术,实现知识的高效传递。最后,概论课教学改革是提升育人效果的现实需要。在新的发展阶段,社会转型发展带来矛盾的进一步激化,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新兴媒体多元文化的相互博弈,使处在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容易受到复杂环境的影响,表现出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和独立性的特点。面对这种现实情况,概论课教学也面临着吸引力不高,课堂话语权威性降低的矛盾和问题。落实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实现教学的全面改革,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是提升育人效果的必然选择。

三、概论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一)优化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体系,增强教学活动吸引力

为进一步推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发展,应积极落实“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素质教育理念,紧密结合学生专业知识储备、技能水平、个性特点、思想意识等个体差异情况,采取层次化、差异化设计思路,优化课程教学目标。可将教学目标设置成高级、中级、低级三个层次,低级层次应设置基础知识教学目标,以增强学生基础知识储备为目标,设置趣味性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了解概论课知识而非刻意安排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中级层次应让学生获取知识逻辑性,适当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高级层次应设置拓展式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掌握概论课专业知识与理论精神的同时,巧妙运用所学理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另外,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后,应根据教学目标优化概论课程教学内容,来增强教学活动的吸引力,提高概论课教学质量与效率。在具体实施阶段,教师应做好备课工作,可通过利用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在网络中搜索与概论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最好是生活实例、真实案例、史实等。将其整合汇总,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以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形式导入课堂,有利于将复杂、难懂的理论知识简化,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概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最后,还可通过融合教材内容导入一些国内热点新闻话题、著名历史人物等,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探究分析,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概论课主要内容[3]。

(二)积极引进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改革创新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课堂教学环节若是仍采用传统灌输式、填鸭式、一言堂等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主动深入学习,全面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历程。因此,应针对新形势下学生学习特点、个性偏好、学习发展需求,积极引进多样化、符合学生学习行为与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做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第一,积极引进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微课、小组合作、情境创设等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在具体实践中,需要教师提前分析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提炼出来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发送给学生,引导学生根据慕课和教师发送的学习课件展开自主预习,提前了解和掌握本节课所需要讲解的重要内容。然后,在课件制作环节,应强调理论分析,保证授课内容精炼,内容应准确复原当时历史场景。到了课堂教学环节,应将教学内容制作成短小精悍的教学微视频,配合背景音乐在课堂中播放,为学生创造真实的教学情境,真实还原当时历史情境。之后再积极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互动与探究,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围绕教师播放的教学视频展开交流,让学生自己谈体会,讲想法,大胆创新。第二,采用史料教学法。针对现实问题选择与现实社会发展状况相符的历史资料,导入课堂教学之中,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对历史脉络进行梳理,深入剖析典型关键的历史事件,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当前形势与存在的现实问题,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要方法。通过对比与思考,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此外,应积极把握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契机,明确认识到网络是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围绕教学内容与目标,开辟与专业学习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第三课堂”—网络学习。网络学习具有超越时空、随时随地、每时每刻开展教育活动的优势,应充分借助学习强国、学习通、腾讯会议、微信等平台展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比如,利用线上平台开展专题教学活动,以线上直播互动形式教学;开展主题讨论活动,由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发起主题讨论活动,引导学生根据最新国内外重大热点问题展开主题讨论,有利于增强师生互动,了解学生知识储备情况,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开展课内外对接的实践教学活动,实现所学知识吸收内化

开展课内外对接的概论课实践教学活动,有利于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通过实践将所学知识完全吸收内化,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成为自己的精神内核。一是可通过积极组织开展主题班会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集中观看《伟人毛泽东》《开国大典》《邓小平》《周恩来外交风云》等影视片段,引导学生系统了解毛泽东、邓小平等伟人的历史背景、人生哲学、价值观与理论创建过程。将缺乏情感要素的文字转化为“有血有肉”的科学理论呈现在学生面前,进一步增强概论课理论讲授的亲和力。三是开展主题演讲大赛、辩论会、情景剧等实践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上台发言、演讲或辩论,丰富学生学习体验,增强学生对概论课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记忆。四是由任课教师带领学生到当地或周边革命旧址、遗址等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学生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和调研,了解我国革命历史、开放历程与现代化建设成果,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五是带领学生开展“三下乡”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农村,了解“三农”现状,加深学生对党的农业政策的理解与认识。

四、结语

概论课作为思政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明确自身承担的责任,以及在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发挥的重要育人作用。以教学改革为动力,全面革新教学内容,把握好教学核心目标和根本方向,使理论的传递更加具有针对性,在教育改革的引导下实现全面的变革。同时,积极构建全新发展形势下的课堂话语权力,使教师能够提升自身的引导力,保障学生处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能够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根据现实的发展目标,使概论课不但在理论知识讲解上发挥作用,还能培养出立场坚定,富有责任感的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岳素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专题教学的若干思考[J].潍坊学院学报,2020,20(3):109-112.

[2]张睿.基于超星“学习通”的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性探析——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2):95-97.

[3]委华,苏平燕,薛小东.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1(7):55-57.

毛泽东思想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革命文化自信;红色旅游;红色讲座;红色教育实践基地;红色影视剧

0引言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源泉和动力,只有文化强大了、文化兴旺了,国家才能兴旺,民族才能强大。革命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中的深层次要素,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革命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灵魂和精髓,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所创建的文化,是中国革命事业宝贵的精神财富、精神遗产、文化传承。革命文化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核心部分,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提升高校学生革命文化自信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高校学生只有坚持革命文化自信,才能坚定不移,毫不动摇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坚持革命文化自信,才能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只有坚持革命文化自信,才能让广大师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才能提高广大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觉悟。

1研究现状述评

作者刘诗玮等在红色精神视阈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养成路径探析———以井冈山革命精神为例一文中指出,现阶段,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和形成跟红色精神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红色精神的传承和创新至关重要,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能力关键在于要大力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知能力。作者周义顺在长征精神为革命文化自信提供支撑的学理论析一文中认为,中国革命文化由许多部分构成,包括伟大的长征精神、抗日战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而伟大的长征精神是其中之一。不管是长征精神,还是革命文化和文化自信,他们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都有各自的特定含义,他们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都体现在红军长征过程中。而在长征中所体现出来的崇高理想、英雄气概、革命情怀、优秀品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革命文化自信增添了丰富内容,注入了丰富源泉,提供了强大支撑。作者文国琴在革命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探析一文中认为,文化自信与革命文化紧密相关,具有相当的逻辑性,只有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高度重视实践这个教学环节,不断创新革命文化的传播方式,才能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形态。

2当代大学生革命文化自信提升路径分析

2.1组织开展红色旅游教育活动

中国是一个旅游大国,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既有著名的三山五岳,也有闻名遐迩的万里长城,既有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北京故宫,也有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西安兵马俑,既有被称为园林之城的苏州园林,也有被誉为人间天堂的杭州西湖。在众多的旅游景点当中不乏红色旅游资源,有位于上海市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有坐落在江西南昌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有坐落于广西百色的百色起义纪念馆,也有坐落在江西井冈山市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有弘扬长征精神的遵义会议纪念馆,也有弘扬抗战精神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有弘扬毛泽东思想的韶山毛泽东纪念馆,也有弘扬延安精神的延安革命纪念馆。当前,由于大学扩招,中国在校大学生人数数量呈较快上升态势,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大学生的一举一动都会深刻影响着整个社会的价值走向,因此,加快在全国大学生当中开展红色旅游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也更为紧迫。在大学生中开展红色旅游教育活动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大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弘扬正能量,提升凝聚力。开展红色旅游教育最关键在于要组织大学生进行红色旅游,要到全国各地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接受红色教育,学习红色文化,充分利用各种红色资源为大学生讲好红色故事,做好红色宣传,树立红色典型,营造良好的红色氛围,大学生只有通过身临其境的红色旅游活动才能不断增加感性认识,才能加深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那种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和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的深刻印象,才能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大学生的革命文化自信。

2.2组织观看爱国主义题材影视剧

影视剧给人们带来的就是直观和形象,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影视剧艺术具有高度的自由性、视听的融合性、人物的逼真性、高度的综合性和强烈的震撼性。优秀的影视剧作品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观看后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因此,组织大学生观看具有爱国主义题材和性质的影视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有条件的高校应该建立自己的电影院,经常上映一些具有红色题材的影视剧,影视剧的种类要涵盖不同时期推出的优秀红色影视剧,既有弘扬长征精神的片子,也有弘扬抗战精神的影视剧,既有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的影片,也有弘扬抗疫精神的影视剧。当然,红色题材影视剧的选择更为重要,选择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首先,红色题材的影视剧要有一定的权威性,所谓权威性是指这类影视剧必须是中央各部委的大力推荐,比如国家广电总局、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央组织部、共青团中央、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部委举荐的优秀红色影视剧。其次,红色题材影视剧的选择还应具备一定的金典性,所谓金典性是指这类影视剧具有一定的典范性和权威性,能够在市场上经久不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能够展示出红色影视剧的魅力和精髓,这类影视剧经过岁月的洗礼和熏陶,已经被广大人民所认可和接受,在洗涤人的灵魂、启迪人的爱国主义情操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金典的片段和金典的时刻能够不断催人奋进,发人深省。再次,红色题材的影视剧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收藏价值。比如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亮剑、长征、闪闪的红星、刘胡兰、红色娘子军、鸡毛信、铁道游击队、英雄儿女、上甘岭、跨过鸭绿江等红色影视剧就具有很好的收藏价值,建议各个高校将这些金典影视剧收藏起来,通过向大学生不断循环上映提升红色教育的效果。学校影院一定要遵循公益的原则,免费提供给学生观看,满足不同时间段学生的观看要求,增强大学生的革命文化自信。

2.3定期不定期举办红色教育讲座

在大学生中开展红色旅游非常重要,但时间毕竟有限,大学生大部分时间还是待在校园里,随着时间的推移,红色教育的效果可能会逐渐减弱,为了进一步巩固红色教育效果,大学应该定期或不定期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或者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授举办红色教育讲座,举办讲座的时间要讲究一定的策略,以发挥红色教育的最大效果,首先,要抓住热点,如最近有一部热播的电视剧叫跨过鸭绿江,这部电视剧讲述了抗美援朝的前前后后,讴歌了在战争中所涌现出来的英雄儿女,弘扬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近期少有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优秀影片,在央视一套播出,收视率屡创新高。全国各个高校应该抓住这个有利契机,邀请这方面的相关专家重点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中所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及其英雄事迹,相信这样的讲座一定会吸引大量的学生,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充分利用重要的纪念日。例如,在八一建军节前后,要适时推出与建军相关的红色讲座,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之日前后,要适时推出和建党相关的红色讲座,在抗日战争胜利日前后,要适时推出跟抗战题材相关的红色讲座。最后,要充分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绝大多数高校一般都不在晚上和周末安排相关课程,因此,大部分学生都有空闲时间,这个时间段,学校应该不定期的邀请相关专家前来宣讲红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传播正能量。

2.4加大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目前,中国有十二片重点红色区域,著名的有以上海为中心的红色基地区域,主题教育是开天辟地、党的创立。有以韶山、井冈山、瑞金为中心的红色基地区域,主题教育是革命的摇篮、领袖的故乡。有以遵义为中心的红色基地区域,主题教育是历史的转折。有以延安为中心的红色基地区域,主题教育为延安精神和革命圣地。这些红色区域包含众多的红色路线、红色景点和红色资源,是高校建立红色实践基地、开展红色教育、弘扬红色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的重要场所,高校应该加强与红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的交流,开展广泛的合作,在有条件的红色旅游景点建立自己的实践基地,每年组织学生前来接受红色教育,通过深入了解、学习红色文化知识,感受先烈无比坚定的革命信念与百姓爱党爱军的无私奉献精神,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的大学生。比如,北京大学在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前创建雨花台红色教育基地,北京大学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学生来到雨花台观看雨花台宣传片和革命烈士事迹展,通过红色实践活动,了解雨花烈士的故事,学习雨花烈士的精神,学习雨花烈士身上所展现出来的对党忠诚、舍身为民、勇于担当、信仰之上的红色精神。又比如,山东科技大学机电学院就与沂蒙红色革命老区大青山党性教育基地共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沂蒙革命老区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圣地之一,红色教育资源丰富,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机电学院通过借助沂蒙山区优秀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向学生灌输红色教育理念,开展红色社会实践活动,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由于红色教育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建议全国各大中专院校应该设立专项红色教育经费,有条件的高校要加大经费支持力度,专门用于红色实践基地的建立和维护,红色旅游和红色教育的支出,当然,如果经费不足,可以和其他高校合作,共同建立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实现红色教育资源共享,惠及更多的大学生,不断增强大学生的革命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刘诗玮.红色精神视阈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养成路径探析———以井冈山革命精神为例[J].南方论丛,2020:(04):104-106.

[2]周义顺.长征精神为革命文化自信提供支撑的学理论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20,(02):119-125.

毛泽东思想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生主体;思政课教学;问题;建议

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性意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生的主体视角出发去解决当前思政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社会环境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巨大冲击

(一)多样化社会思潮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巨大挑战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社会思潮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特别是西方社会思潮的传入,使得社会思潮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攀比心态等消极思想对青年人具有很强的诱惑力。[1]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时期,尚未具备辨别各种不同思想文化性质的能力,面对极具诱惑力和感染力的错误思想和价值观念时,难以刺穿虚假的外表发现其错误的本质,很容易被迷惑和误导,从而走上错误的道路。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经过包装过的西方错误价值观念,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当代大学生,与思政课争夺受众和话语权,从而导致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社会现实的巨大压力导致学生对思政课产生不当认知就业是大学生最关切的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自主择业,掌握更多的实用性技能、学习更多的本领,实现高质量就业自然就成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和动力。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内外环境影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许多大学生把实现高质量就业作为大学学习的终极目标。越来越重视专业、实用性技能学习而忽视思想理论境界的提升,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生对思政课学习存在认知偏差,轻视思政课学习的重要性,忽视或无视思政教学。相比于实用性的专业技能教学,思政课教学在增强就业优势方面的显性效能明显不足。在社会现实压力的推动作用下,大学生们普遍认为思政课教学在增强实际就业过程中的重要性远不如专业课教学,轻视甚至忽视思政课教学在自身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网络信息挑战教师权威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政课堂教学带来巨大挑战互联网信息时代下,教师和课堂已经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和学习的唯一渠道,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便捷有效的方式。然而,网络上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不仅存在错误的、虚假的和不良信息内容,还存在然不当价值观念甚至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等内容的违法信息,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无时无刻不再接受着互联网上复杂多样的信息。长期接触复杂的网络信息使得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思政课作为向大学生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主要课程,多样化、复杂化的网络环境使得大学生思想文化观念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大大增加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难度。不仅如此,网络信息的多样化和便捷性还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掌握的信息优势和话语权优势不复存在,这不仅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话语权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慕课、知到等线上教学平台也因其零散性、速成性的教学特点,也不利于大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提升思想理论境界,更难以帮助他们形成高尚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思政课教学现存问题制约了学生主体性发挥

(一)教学管理不当容易使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大学生是思政课学习的主体,但由于当前大学生对思政课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导致其缺乏应有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为了保证思政课教学的正常进行,必要的教学管理成为保证思政课教学正常进行的主要手段,但是教学管理的操作不当则会严重制约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使大学生对思政课产生应付和逆反心理。当前思政课教学管理不当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过分重视课堂考勤。由于受到社会环境以及思政课教学现存问题的影响,大学生对于思政课的重视程度和认同度普遍不高,导致出现迟到、逃课等现象。为了提高思政课课堂的出勤率,保证正常思政课教学的进行,许多教师将加大考勤力度作为提高思政课课堂出勤率的有效手段,将课堂考勤记作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逢上课必考勤,有缺勤必扣分,并且把考勤情况和期末考试资格相挂钩,把课堂考勤作为提升出勤率的最直接甚至是唯一的手段。此种做法误认为只有通过外部的约束才能使学生参与思政课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认为学生不具有主体性的“先定论”。学生更是将考勤看作是一种“逼迫”行为,很容易出现为了考勤而被动到课的现象,抹杀了课程的吸引力,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缺乏与高中知识衔接与深化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削弱了大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与高中所学知识具有较大的重复性。知识的部分重复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不强,这样的思政课很难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难免会降低学生听课的兴趣,甚至让部分同学产生思政课无意义的感受。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部分内容在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和“生活与哲学”两本教材中都有广泛的涉及,科学社会主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也有部分介绍。如果大学思政课老师在教授这些知识时仍然把它当作新知识来看待,这样不仅会因为忽视学生已经对于该部分知识有所掌握,重复性学习而降低了学习兴趣,也会因为教师将部分时间用于重复性知识讲解上而缺少了对新知识的衔接和深化,导致所教授内容重复度高,再加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性、理论性不强,就更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三)单一的思政课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思政课教学方式单一是指思政课教学采取单一的课堂讲授式、灌输式教学,这样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满足思政课理论学习与实际融合的需要,难以使学生有真正的获得感,也不利于思政课上师生正常的互动交流,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思政课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质量。首先,在未实现理论与实际深度融合方面,主要表现在思政课理论性较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哲学部分和政治经济学部分有一定的理解难度。但是课堂教学方式却以讲授、灌输为主,未充分结合生活实际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进行具体生动的阐释,使得理论理解难度增大,课堂趣味性不足,甚至造成思政课所教授的理论与社会现实生活脱节。学生不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造成理论与实际生活的严重割裂。以毛泽东思想为例,因为随着时代的变化,当今社会与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环境已经大有不同,思政课教师如果还是只用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方式去讲毛泽东思想的话,当代大学生很可能因为时代的不同而难以对老师所讲授的内容产生深刻的认同感,进而降低甚至丧失思政课学习的兴趣。其次,在师生互动方面,主要表现在师生之间缺乏深入的有效互动。一方面,由于社会环境以及各方面的综合原因导致大学生对于思政课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思政课所教授的内容对增强就业优势的实际作用不大,对思政课采取消极敷衍的态度,听课状况较差,不愿意积极与老师进行课堂互动;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不关注、不参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感受和教学效果,甚至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单方面的灌输,而这种“灌输”式的授课方式又因其极度缺乏课堂活力和趣味性,使得大学生更加对思政课失去兴趣和信心,造成了师生之间课堂互动的恶性循环。尽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的使用丰富了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但也产生了诸如教学视频难以精确表达教学内容、学生对于教学视频的关注度远大于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度等问题。如此可能会导致大学生过分关注“花里胡哨”的呈现方式,而忽略了对于教学内容的关注和重视。这种教学方式单一或教学方式采用不当的思政课教学极大地削弱了大学生对于思政课的热情和学习兴趣。

(四)“互联网+思政课”教学模式存在其固有弊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慕课、知到、学习通”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思政课”教学模式迅速发展,在传统思政课教学基础上丰富了思政课教学和学习方式,促使思政课教学方式多样化,但其也存在固有的弊端。首先,这种“互联网+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削弱了教师对于课堂的约束和掌控,即学生是否在听课、是否在专心听课,老师一无所知。线上教学平台虽然也会存在聊天框、见面课等多种师生交流形式,但是相比于传统教学中师生面对面地交流互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和情感互动,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师生互动多了一层客观障碍,进一步增大了实现师生良好互动的难度。其次,缺乏师生情感交流。思政课与其他课程还不同,思政课的主要目的不仅在于教授理论知识,更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简单来说思政课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思政课方能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成长。但是“互联网+思政课”情境下老师和学生面对的是电脑屏幕,情感交流变成了无聊的文字聊天,相比于传统教学方式来说大打折扣,课堂氛围更是直接消失殆尽。虽然“互联网+思政课”教学模式也存在像“师生线上见面课”等形式,但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每节课都能够与老师面对面地沟通和交流,这种一个学期只有几次的见面课以及“线上见面课”师生交流存在的客观障碍使得思政课教学缺乏情感交流和良好课堂氛围,难以实现培育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最后,过度使用线上教学方式,容易造成思政课教学的另一种僵化。有的学校的思政课过于依赖线上教学资源,这就意味着这所学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形式、手段的单一、同一,意味着所有学生将只能听到一种讲解、一种声音、一个课堂,而不是丰富多彩的不同教师的讲解。[3]相比于传统思政课教学不同教师具有不同的特色,表达不一样的见解,并且能够根据学生特点灵活多样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这种过度线上教学方式的教学模式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无法做到因材施教,更难以促进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

三、学生主体视角下思政课教学提升建议

(一)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思政课教学的执行者,教师语言表达水平、理论知识水平、逻辑思维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一堂思政课是生动有趣还是枯燥无味。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于思政课的态度,所以解决思政课教学效果问题的关键在于思政课教师。要有效解决思政课难题不仅要配齐、配足思政课教师队伍,还要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质量。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素养、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思政课能否讲好、讲透,能否唤起大学生的理论自觉和情感认同,能否将思政课所学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做到学思悟践;在提高思政课教师专业水平的同时,精准对接学生需求是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另一重要举措。思政课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大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要认识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从学生的主体视角审视学生的需求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需求以及如何更好地结合思政课教学有效满足学生需求。思政课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纠正学生的不当或错误需要,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政课教师要通过走进学生,在充分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学习和锻炼切实提高有效满足学生需求的能力和艺术,在教学中采用合理适度科学的教学管理方式和多样灵活系统的教学方法,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它关系到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等重大问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5]

(二)“一主多辅”的思政课教学方式

传统的单一的以讲授为主的思政课教学方式难以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从而削弱了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推进,“互联网+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引入,大大丰富了思政课教学方式,使得思政课逐步摆脱单一的灌输教学。每一种教学方式都有其固有的优点和弊端。新时代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他们思想灵活多样、兴趣爱好广泛、价值文化多元,对于新兴事物充满着热情和好奇心。思政课教师应紧密结合学生需求和学科特点,灵活多样地采用适合学生认知特点和能够提高学生兴趣点的思政课教学方式。在坚持传统的课堂教学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时代特点与认知特点,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传统教学与“互联网+思政课”教学结合起来。以传统教学为主,“互联网+思政课”模式作为有益补充,在发挥传统教学优势的同时,吸收利用新教学模式的优点和长处,在丰富思政课教学方式的同时,避免两种教学方式弊端的固化,促进两种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灵活多样的思政课教学方式更符合当前大学生认知特点,更能激发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的兴趣点,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注重过程性的考核方式

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主要课程,其主要目的不仅是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和成熟时期,正需要思政课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价值观的培养和考察更应该从过程入手,增强思政课的过程性考察,所以思政课的教学目的本身就和注重传授知识技能的专业课程有很大差别,注重结果考核式的专业课课程考核方式并不一定适合思政课的考核。基于思政课注重过程性、思想性教学的特点和大学生的主体需求,在思政课考核方式中,应增加过程性考核在其整个考核结构中的比重,注重对学生日常上课表现、思想行为态度、日常行为规范的考核。通过加大过程性考核力度,培养学生将思政课学习落实到平时,与日常生活相连接,并贯穿于学习和生活的实践全过程。如此不仅能避免学生期末突击复习考试的思政课考核误区,还能使学生把思政课学习经常化、实践化,将思政课所教、所学的知识和价值观运用到日常生活实践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懂会用,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四)避免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讲深、讲透”思想政治理论

毛泽东思想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近年来,以教育界为主导的相关部门开始关注实践教学,并积极举办和组织相关实践教学各种会议和竞赛,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1]从近年来实践教学的实施以及效果来看,各高校已经由被动接受转到了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与研究,实践教学的改革仍具备较大的空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方法以及途径,强化实践教学改革,不仅是夯实理论教学基础的方式与手段,也是改善教育教学体系的必然选择,还是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大学生政治情怀与思想建设的有效途径。因此,应认真考虑和分析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实践,创建实践教学的改革过程,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2]。

一、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发生机理

1.人才培养的现实推动力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新时期社会需要的高素养人才,对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崇高理想,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与广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正如学者蔡元培所言:“如若缺乏道德素养,尽管人的身体以及智力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他们对于社会而言,仍然是无用的,甚至是危害极大的。”[3]这说明德育在大学生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是不可忽视的。高校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树立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教育课程。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造能力,提升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2.学科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对思想政治课程进行实践改革,不仅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也完善了思想政治课程结构的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的知识定律,实践-知识-实践-再知识,因此,在建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学科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实践参与,注重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为了进一步切实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学习工作中,我们有必要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促进实践教学的发展及完善。实践教学改革是思想政治课程设计的前提,我们要在课堂上将实践内容融入理论体系中,即可以促进大学生对理论理解的深化,又可以将理论知识转化到实践中去,强化大学生的主动意识与实践能力。因此,有必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改善实践教学的薄弱环节,促进思想政治课程的进一步发展。

二、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改革设计

1.理论课程建设与社会实践导向融合推进

目前,我国高校都在大力的推行思想教育和思政建设,并在其专业教学中强调加入思政内容,来突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可以看到的是,各大高校都想要通过对思政课的教授,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树立大学生的道德意识,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可谓大思政,成为校园教育文化的一项重要前提,但目前很多大学生对于思政课的学习仍停留在被动的状态和基于表面听懂和理解的层面,没有完全从理论知识层面转化为实践层面,能够真正达到精神要求的还在少数。笔者认为要加大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首要任务就是在讲好理论课程的基础上,与社会实践相融合。(1)教授基础理论,讲好中国故事高校思政课是与学生的价值培养、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息息相关的课程体系,是高校各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精神动力,所以我们应当重视理论知识讲授的同时,加大对学生情感的引领,讲好中国故事。在中国革命的艰辛艰巨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众多坚定不移的革命家和革命英雄,他们有着崇高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正是由于他们理想和信念的支撑,才实现了人民的解放和民族的独立,也正是由于他们不畏艰险,勇于奉献的精神,才为人民谋得了幸福、为民族谋得了复兴。我们在讲授课程时,应该将中国故事和红色文化融入理论课程中,它们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光辉榜样,它们将有助于大学生重温和牢记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体会革命先烈坚定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爱国情怀,从而使学生在情感上升华,在大学阶段能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实现自身的梦想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的努力、不断的超越。[4](2)把握事件契机,建构思想认同“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一门直接呈现当前国内外发展现状和社会热点聚焦问题的一门课程。它是针对当前重大的国家问题、针对热点问题、新思想问题,通过教师讲授来帮助学生从本质上认清事件的发展原因、现状、结果及其影响力,从而教育和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国情、国家体制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它的讲授课堂本身就具备将政治思想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特点。笔者认为高校可以利用重大事件作为一个节点,将此蕴含的重大意义和教育元素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融入于思政课堂,实现育人主题、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唤醒同学们的主人翁意识、增强爱国之情和民族精神,建构思想认同,坚定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研读教育部颁布的形策教学要点,领会文件精神,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教学,联系当前社会状况,把握重点和难点,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提升大学生对国家的关注度、对社会发展的关心度。(3)坚持理论建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以下简称“概论”),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取得的科学成就,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说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在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概论”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深刻理解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规律,认识到我们国家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与正确性,从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2.以社会实践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改革

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论学习,在读原著经典、掌握原理知识和思想发展史的基础上,更是要让学生们了解现在所学的知识是和其现代社会密不可分,对他们生活和行为是有用的。思政课所学专业是为天下国家之用,于人生有用的真正知识,我们应该在讲授过程中加入现实的社会案例,将实践课堂贯穿到教学课堂中,利用课堂作为活动场地,模拟各阶段的历史事件、讲述各类革命故事,提升情感认识,从而增强课堂的活力和趣味性,还可以通过经典案例的讲解,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和沟通能力,并锻炼他们的自主,平等和开放学习能力,让思想政治课程形成一种新的社会联系,这样实践教学的范围就能得以扩大,政治思想课的实践教育水平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3.社会实践课反作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传统的灌输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接受特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反叛,无法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导致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下降,学习动机不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学生通常会被灌输或形成“死板教学”和“说教课”这样的课程印象,这也反映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性。通过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中国的历史,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变化,知识与科学等文化知识的教授可以选择渗透教育。渗透教育是一种隐藏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更多是关于给学生一种人文关怀。在实践上,让学生通过理论内容本身唤起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并逐渐在思考和学习中成型,逐渐塑造他们对世界,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看法。近年来,许多高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利用社团、联合会、广播站等等,组织了一系列主题教育和艺术表演,学生通过学习和观看来激发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求与学习的热情,进而形成轻松而活跃的教学氛围。这种教学形式更好地尊重了学生的理解和学习能力,更加契合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更好地体现了高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新时期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路径设计

改革是指对事物进行改进,以保留其原有性质以促进事物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一阶段,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改革应该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我们要从有完成的规划、明确改革的目标,提出建设性的方案,最终进行实效性的改革。

1.确立教学改革的实际目标

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推动思政课程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完整的思想体系,树立起深厚的爱国情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地努力奋斗。所以教学的实践改革可以分为四个具体目标:认知目标:在理论知识学懂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这是最基本的目标;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教学,深入大学生的情感领域,提升他们的爱国之情;技能目标:获得实践技能,不断增加自身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价值目标: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以上四个目标统一了学生的知识,情感,行为和价值,只有将实践教学目标与课程实践相结合,才能在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达到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思政教学的引领作用。

2.设计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在实践教学改革方案设计中我们要始终以课程为导向,以体现最终价值为目标来确立改革内容。对于实践教学方案一般可以选用两种:一种是单独开设实践课程,另一种是在每一门思想政治课中提供实践教学。两种方法都旨在强化实践课程的设计,并确保有效实施实践教学联系。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但是,从长远来看,后一种方法更能够根据每个课程的内容和要求确保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并且能够更全面地使用多种实践教学方法。因此,愈来愈多的高校会在某一门课程中加入实践教学,不断地教学演练和教学总结中,运用多种的实践方式改变或增加不同实践内容,逐步完善实践教学的各个方面,直到将理论指导与实践内容有效的结合,大学生们可以积极主动的接受,并用作于指导。

3.建立完善教学体系,促进教学建设

课堂上的动手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依靠课堂教学资源,以“教”和“学”为主要教学手段,主要包括:课堂讨论,小组讨论,主题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现场教学等,这些是许多大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广泛使用的课堂教学方法。目前,以学校团委为中介,以社团为中心,以专业教师为指导,以学生队伍为主体,举办主题文艺演出,法律讲座,工作论坛等文化活动,除了娱乐外,这种实践性的教学课在大学的思想理论和政治理论的实践性教学中也给人以微妙的教育效果。此外,社会研究与检查、科学技术推广、“三下乡”、青年志愿服务、探访和学习、军事训练以及其他类型和风格的思想课程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方法也在逐步发展。

4.整合和优化实践教学资源

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践教学资源,是指组织和实施实践教学思想政治组织所必需的资源和信息,可以用来实现总体的实践教学目标。首先,文化资源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为了实现文化的教育价值,可以将其文化资源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以引导学生找到文化历史积累的动力。这样学生就会被理想和信念所强化;其次,在整合资源的原则上,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要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优质资源,进行教与导的转换、学与悟的深化,从而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最后,资源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践学习的组织和实施的复杂性,并影响实践学习目标的范围和水平。因此,强化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是提升实践教学效果的有力资源保证。

[参考文献]

[1]靳诺.探索实践教学的可行性增强公共理论课的实效性———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J].江南高校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5-6.

[2]胡军林,王兆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高校生创新能力培养———以安徽医科高校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20):48-50.

[3]高义栋,闫秀敏,李欣.沉浸式虚拟现实场馆的设计与实现———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红色VR展馆开发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12).

毛泽东思想范文第5篇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校园文化;育人

我国高校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应然平台,亦应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接班人的理想摇篮。因此,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应充分发挥在引领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潜移默化、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先进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内生动力,以期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的《关于充分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红色文化资源“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对培根铸魂、协同育人作用特殊,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意义重大。”[1]《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红色文化资源的资政育人功能,为校园文化融入红色文化资源提供了行动指南。因此,高校应深入挖掘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并积极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这对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引领作用,丰富和优化校园文化,不断开创新时代育人新格局,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及其特征

红色文化资源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各种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红色文化资源呈现出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两种形态。物质形态,主要包括革命遗址、旧址、旧居,革命文物,以及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场所;精神形态,主要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奋斗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包括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雷锋精神等在内的红色精神谱系,是红色文化资源的灵魂所在,还包括红色人物与红色故事。红色文化资源范畴内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是相互联系、互为渗透、彼此作用的有机统一整体,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红色文化资源是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充满民族智慧的文化[3],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先进文化价值”[4]。她蕴含着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知;凝结着时代的核心价值元素,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5],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价值引领作用。

二、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

红色文化资源中物质载体和精神内涵具有政治导向功能、思想教育功能和精神激励功能。我们应充分认识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不断拓展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校园文化的路径与渠道。

(一)有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在属性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同向同行。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就是要将大学生培养成志存高远、爱国爱民、扎根祖国、报效人民的时代新人。作为党在百年奋斗实践中积累的优质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怀、高尚的道德品质,彰显了爱国爱民、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蕴含着时代先进性与价值引领性。我们理应将红色文化资源的政治性与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相契合,将其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对于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爱国主义情怀、坚定“四个自信”、培养高尚品德和情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大学生使命担当勇气有着重要作用,它既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也是一项值得不断深入研究的现实课题。

(二)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式

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种优质资源,可以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与精神给养。其一,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物质载体。如以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为代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红色旅游;以红色人物事迹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与影视作品,凡此种种都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鲜活素材。其二,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精神载体。红色文化所凝结的红色精神、英雄事迹、道德风范,以其先进性、引领性、激励性及感染性,为高校校园文化育人提供了精神源泉和动力。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在具体实践中,应不断丰富传播手段,不断优化呈现形式,注重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不失时机地加以推送,有助于不断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持续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准。

(三)有利于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以其鲜明的政治标识发挥着汇聚民心、培育新人、振兴文化的重要作用。高校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大任,更应明确办学导向,“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6],利用好红色文化的教育作用。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根据地的故事、革命烈士和英雄的故事,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作风和进取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坚定的红色精神家园的守护者、传承者。

三、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现

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是为了培养能够担当社会主义建设使命的时代新人。大学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红色文化资源理应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优质资源,高校应积极推动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不断探索实现路径。

(一)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彰显红色底蕴

校园精神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精神文化是高校在办学历程中逐步形成积淀下来的,如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校训、校歌、学校精神、以及价值追求和育人理念等,表达着师生共同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7],能激发全校师生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以培养时代新人为目标,以校训、校歌、榜样典型为抓手,不断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凝练红色校园精神,完善红色校风建设,实现精神文化立心、精神文化育人。

1.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凝练校园红色精神。高校的办学方向与理念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也是一所高校差异化办学的基础。凝练校园红色精神,就是要将红色文化资源的核心内涵融入其中,彰显学校办学理念的红色底蕴。校训、校歌是学校办学理念、精神风貌的体现,也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将其核心要义于校训、校歌之中加以体现,使其与红色文化资源的核心要义相一致,能够对广大师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与约束力,并激发他们的认同感。如,湖南第一师范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地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源地之一,学校使用的校训是毛泽东亲笔题词“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又以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的题词“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作为校风,为弘扬红色文化,厚植师生职业理想与情怀起到了促进作用。

2.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校园红色主题活动。校园活动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参与性,丰富多彩的红色主题活动,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载体。通过开展形式丰富、特色迭出的校园红色主题活动,能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这一最终目的与归宿提供强大推力。主题活动的开展应当立足于校园。一是抓住重要节点,开展红色主题活动。结合学校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及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重要活动,开展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线上线下主题教育活动,如举办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演讲、红歌、舞蹈比赛,情景剧、话剧展演等活动,增强红色教育感染力。还应注重创新传播载体,通过融媒体阵地共享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增强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和感染力。二是结合专业开展红色主题活动。可以把“红色文化+设计”作为主题,并结合学校的专业开展动画、海报、明信片、徽章、产品包装等文创产品开发,厚植爱国情,践行报国志。较为成功的范例是:江苏理工大学开办了“常州三杰”红色文化产品创意研发中心,开发“新青年”系列文具,以及恽代英纪念馆双语音频等文创产品[8]。还可通过“红色文创”产品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和内涵,更好地实现红色文化的传播。同时,也可以建立志愿者推进模式。《意见》提出,高校应鼓励和支持青年学生利用寒暑假走出校园,走进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从事讲解等志愿服务活动。学校可与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建设共建基地,建立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学生通过接受培训及参与讲解活动,加深对革命历史、红色文化的理解与感悟,“唤醒”他们的生命感、价值感,激发其奋进潜力。

3.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树立校园红色典型。榜样是推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9]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根据学校特色与办学理念,将校本或地域红色文化资源中的英雄模范作为先进典型,创建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红色班级、红色社团、红色宿舍。如,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在全国率先开展“周恩来班”“邓颖超班”创建活动。同时,还可以树立以英雄模范命名的先进个人典型,如“雷锋志愿者”。如今,这一名称已成为传递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红色精神的代名词,为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铸就校园“文明魂”注入了活力。此外,还可以开展红色文化育人成果展览,展示学校历年红色育人成果,这样既可以展示学校赓续和传承红色基因的历程,又为学生树立了朋辈榜样,不断为榜样赋予时代内涵,增强榜样的示范作用。

4.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校园红色社团。目前高校红色社团一般指思政类社团,即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这类社团通常是在高校党团组织领导下由学生自发成立,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实践成果的学生组织,是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育基地。这一社团对于高校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坚定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高校中的另一类社团——大学生艺术社团则是通过艺术能力与审美能力的教育,提升学生人文、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的学生组织,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就目前两个社团的发展情况来看,尤其是前者,尚未达到最佳效果。因此,积极探索社团与红色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是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题中之义。高校可以整合学校青年马克思主义社团和艺术社团资源,创建以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为宗旨的红色社团——集理论学习与研究以及成果展示为一体的学生组织。在党团组织的领导与策划下,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用多种方式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榜样的故事,促进红色文化在高校广泛覆盖、落地生根。并组织学生以课题成员的身份跟随教师参与省市级课题项目申报,依托课题项目,融入红色理论研究或艺术创作,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或艺术展演活动,让红色社团在知识学习与创新中,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培养学生的归属意识和文化自觉意识。

(二)融入校园物质文化,打造红色环境

相关栏目更多

毛泽东思想

相关期刊更多

毛泽东研究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毛泽东思想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

友情链接